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全文

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

唐 · 白居易
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桢。
韬钤汉上将,文墨鲁诸生。
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
宠深初受棨,威重正扬兵。
阵占山河布,军谙水草行。
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
云队攒戈戟,风行卷旆旌。
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
胡马辞南牧,周师罢北征。
回头问天下,何处有欃枪。

拼音版原文

zhènwèibāngpíngquáncáizuòguózhēn

tāoqiánhànshàngjiāngwénzhūshēng

bàoguān西jīntāngwèiběichéng

chǒngshēnchūshòuwēizhòngzhèngyángbīng

zhènzhànshānjūnānshuǐcǎoxíng

xiàmiáoqīnluòxiāodùnshīfānyíng

yúnduìzǎnfēngxíngjuànpèijīng

hòukōngfēnghuǒmièshèngmíng

nánzhōushīběizhēng

huítóuwèntiānxiàchùyǒuchánqiāng

注释

巨镇:巨大的城镇。
邦屏:国家的屏障。
全材:全面的人才。
国桢:国家的支柱。
韬钤:指军事策略。
鲁诸生:鲁地的学子,泛指读书人。
豹虎:形容士兵的勇猛。
关西:古代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金汤:形容坚固的防御。
渭北城:指渭水以北的城池。
棨:古代的一种仪仗,这里代指官职。
扬兵:发扬兵威。
夏苗:指夏族或苗族的民众。
虎落:防护栏,这里指防守地区。
宵遁:夜间逃跑。
蕃营:边疆的营寨。
云队:形容众多的军队。
戈戟:古代兵器,这里指军队。
卷旆旌:旗帜翻卷,形容军队行进的样子。
旆旌:旗帜的统称。
堠空烽火灭:烽火台上的烽烟熄灭,表示没有敌情。
鼓鼙:战鼓和小鼓,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进退。
鸣:声势浩大。
胡马:指北方的敌人。
辞南牧:放弃南下侵略。
周师:周朝的军队。
罢北征:停止北伐。
欃枪:古代一种长柄武器,这里比喻战乱。

翻译

巨大的城镇如同屏障保护着国家,全才之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军事才能如汉代将领,文化才学像鲁地的学子。
士兵如西关的豹虎般勇猛,渭北的城池坚固如金汤。
深得宠爱初持棨戟,威严正在发扬兵威。
阵型如山河般布置,军队熟悉在水草间行进。
夏日的苗民侵犯虎落之地,夜晚逃跑丢弃了蕃营。
云一般的队伍聚集着戈戟,旗帜随风翻卷行进。
烽火台空无烟,战鼓和鼙鼓的声势胜过一切。
胡人的马匹停止了向南的放牧,周朝的军队结束了北伐的征战。
回首问天下,哪里还有纷争的战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气概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开篇“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桢”展示了国家边防的坚固和重要,将领如同国之栋梁,承担起国家的重任。“韬钤汉上将,文墨鲁诸生”则描绘将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化素养丰富,是文武双全的人物。

“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描述了战事的紧张和血腥,将士们在关西奋勇作战,而战鼓之声在渭北城中回响。“宠深初受棨,威重正扬兵”则表现了将领受到皇上的恩宠,初次接受军权时便显示出不凡的威严和指挥能力。

“阵占山河布,军谙水草行”描绘了战场上的布局和军队的机动,显示了将领高超的用兵之术。“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则是对战争中胜败更替的描述,夏日的谷物被敌人践踏,夜晚的营寨又遭到敌人的突袭。

“云队攒戈戟,风行卷旆旌”通过云中的旗帜和风中的军号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动荡。“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则是对战争结束后的描绘,烽火熄灭,战鼓敲响,表现出战争胜利后的庆典。

“胡马辞南牧,周师罢北征”表明了敌军的撤退和我军停止北上的征伐。“回头问天下,何处有欃枪”则是将领在战争结束后,对远方是否还有战事的疑问与探寻。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古代武将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