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出处:《舟中夜与家人饮》
宋 · 梅尧臣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月:月亮。出:升起。
断岸:岸边。
口:处。
影:影子。
照:照射。
别舸:其他船只。
背:背面。
且:暂且。
独:独自。
妇:妻子。
饮:饮酒。
颇:稍微,更。
俗客:世俗的客人。
渐:渐渐。
席:座位。
暝色:夜色。
稍:稍微。
退:消退。
岂必:不一定。
秉烛:手持蜡烛照明。
此景:这样的景色。
已:已经。
可爱:可爱。
翻译
月亮从岸边升起,光影映照在其他船只的背面。暂且独自与妻子饮酒,胜过与世俗的客人相伴。
月光渐渐洒满我的座位,夜色也开始消退。
不一定非要在灯火下,这样的景色已经足够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舟中夜晚与家人共饮的场景。月亮从岸边升起,洒下的月光映照在小船的背面,营造出宁静而私密的氛围。诗人选择与家人共享这一时刻,认为它比应对俗世的宾客更为惬意。随着月升高,周围的暮色也逐渐消退,诗人强调即使没有明烛,这样的月色已经足够美好,足以带来温馨的享受。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出淡泊名利的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