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濑淙淙触涧流,十年重到北山游
出处:《涉溪作》
明 · 程敏政
飞濑淙淙触涧流,十年重到北山游。
林花过眼堆红雪,泉石迎人笑白头。
迥隔世缘千嶂合,尽收风景一亭幽。
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
林花过眼堆红雪,泉石迎人笑白头。
迥隔世缘千嶂合,尽收风景一亭幽。
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涉溪作》描绘了诗人重游北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飞濑淙淙触涧流"以流水声和溪流相触,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山间溪水的活泼与灵动。"十年重到北山游"表达了诗人久别重逢的感慨,时光流转,物是人非。
"林花过眼堆红雪"运用比喻,将繁花比作堆积的红雪,既写出春色满园的景象,又暗示了岁月如梭,人事变迁。"泉石迎人笑白头"则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以"笑白头"描绘出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自我调侃,流露出岁月沧桑的淡淡哀愁。
"迥隔世缘千嶂合"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险峻,以及诗人与世俗尘世的距离感。"尽收风景一亭幽"则点出诗人在此处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烦恼,享受着宁静的山中幽景。
最后两句"缨尘此日无堪濯,随处沧浪看饮牛"借典故表达心境,"缨尘"象征尘世纷扰,"沧浪"出自《楚辞·渔父》,意为清流,诗人表示今日已无心洗涤尘埃,只想随性在山间溪边,欣赏美景,甚至想象自己像农夫一样饮牛,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脱之情。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