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饭牛羊亡国垄,桃花鸡犬远人村
出处:《续寓台咏怀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二百年前虱处裈,涵濡煦育子生孙。
久无剧盗萑苻泽,那有强藩桔柣门。
麦饭牛羊亡国垄,桃花鸡犬远人村。
昆明池上旌旗在,谁拨残灰验劫痕。
久无剧盗萑苻泽,那有强藩桔柣门。
麦饭牛羊亡国垄,桃花鸡犬远人村。
昆明池上旌旗在,谁拨残灰验劫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的深刻主题。开篇“二百年前虱处裈”,以虱子寄生于衣裤中隐喻历史的细微变化,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接着“涵濡煦育子生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的滋养与传承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强调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久无剧盗萑苻泽,那有强藩桔柣门”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动荡与和平时期,表达了对社会稳定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其中,“萑苻泽”和“桔柣门”分别象征着盗贼横行之地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与后文的“久无”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社会秩序的恢复与稳定的重要性。
“麦饭牛羊亡国垄,桃花鸡犬远人村”描绘了一幅战乱过后,田园荒芜、人烟稀少的景象,通过“麦饭”、“牛羊”、“亡国垄”、“桃花”、“鸡犬”、“远人村”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最后,“昆明池上旌旗在,谁拨残灰验劫痕”两句,以昆明池作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记忆。昆明池上的旌旗虽在,但无人能拨开历史的尘埃,探寻其中的真相与痕迹,表达了对历史真相难以揭示的无奈与深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