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柿栗日,郊野粳稻风
出处:《还章泉山居》
宋 · 赵蕃
林园柿栗日,郊野粳稻风。
居皆有馀适,岁久无此丰。
台背敬父老,裹头问儿童。
作客勿浪苦,此地吾当终。
居皆有馀适,岁久无此丰。
台背敬父老,裹头问儿童。
作客勿浪苦,此地吾当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林园:种植柿子和栗子的园林。郊野:乡村野外。
粳稻:一种适合在北方种植的稻米。
丰:丰收。
台背:高台之上。
敬父老:尊敬老人。
裹头:询问儿童时的习俗,可能指儿童头上包扎的头巾。
作客:做客。
浪苦:随意奔波劳累。
翻译
在林园中柿子和栗子丰收的季节,郊外田野里稻谷吹拂着凉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足安逸,长久以来没有这样的丰年。
在高台上尊敬长辈,询问孩子们的天真问题。
作为过客不要随意奔波劳累,这里将是我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章泉山居的田园生活景象。"林园柿栗日,郊野粳稻风"两句,通过"柿栗"和"粳稻"这些具体的物象,展现了丰收的季节,林间果实累累,田野里稻香四溢,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富饶。接着,诗人感慨"居皆有馀适,岁久无此丰",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长久未见的丰年景象的怀念。
"台背敬父老,裹头问儿童",诗人关心乡亲,尊老爱幼,体现出他的淳朴民风和人文关怀。最后两句"作客勿浪苦,此地吾当终",诗人表达了对于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告诫在外的游子不必过于奔波劳苦,这里就是他理想的归宿,他打算在此终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