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出处:《秋夜晚泊》
唐 · 杜荀鹤
一望一苍然,萧骚起暮天。
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家是去秋别,月当今夕圆。
渔翁似相伴,彻晓苇丛边。
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家是去秋别,月当今夕圆。
渔翁似相伴,彻晓苇丛边。
注释
一望:一眼望去。苍然:苍茫、辽阔的样子。
萧骚:形容风吹草动的声音。
暮天:傍晚的天空。
远山:远处的山。
落日:夕阳。
归鸟:归巢的鸟。
平川:平坦的原野。
去秋:去年秋天。
别:离开。
今夕:今晚。
圆:圆满。
渔翁:打鱼的老翁。
似相伴:好像在陪伴。
彻晓:直到天亮。
苇丛:芦苇丛。
翻译
一眼望去一片苍茫,傍晚的风声在耳边作响。远处的山峦横卧着夕阳,归巢的鸟儿飞过平坦的原野。
家是在去年秋天离开的,今晚的月亮又圆满如昔。
似乎有渔翁陪伴,整夜都在芦苇丛边守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静谧图景。开篇两句“一望一苍然,萧骚起暮天”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远处山色变淡、风声渐起的感受,营造出一种秋意浓郁的情境。
接下来的“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描绘秋日景象:远方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横卧的姿态,同时归巢的鸟儿穿越平坦的河川,声音渐行渐远。
“家是去秋别,月当今夕圆”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诗人提及了家乡和离别之情,以及对夜晚明月的一种期待或许是一种寂寞情怀的抚慰。
最后两句“渔翁似相伴,彻晓苇丛边”则描写了诗人与渔翁(渔家之老人)的亲密相处,似乎在夜色中与渔翁共度时光直至破晓,渔家的苇草丛中透露出一丝温馨。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