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罗浮最高顶,一声长笛月光斜
出处:《夜上飞云顶》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天鸡未唤沧溟日,海蜃先衔若木霞。
独上罗浮最高顶,一声长笛月光斜。
独上罗浮最高顶,一声长笛月光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登临飞云顶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高与超脱。首句“天鸡未唤沧溟日”,以“天鸡”象征时间的更替,暗示日出前的宁静与等待,而“沧溟日”则赋予了日出以深邃的海洋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海蜃先衔若木霞”,运用了“海市蜃楼”的典故,将虚幻与现实交织,以“若木霞”象征着神话中的光辉,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想象力。
接着,“独上罗浮最高顶”一句,点明了地点——罗浮山,以及诗人独自登顶的情景,强调了其孤独与独立的精神状态。最后,“一声长笛月光斜”描绘了在月光斜照下,诗人吹响长笛的场景,笛声悠扬,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