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阳解识千金骨,不向骊黄色上看
出处:《赠金相士》
明 · 祁顺
妙相通神自古难,按图求骏总誇漫。
孙阳解识千金骨,不向骊黄色上看。
孙阳解识千金骨,不向骊黄色上看。
鉴赏
这首诗《赠金相士(其一)》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探讨了相术与真正识人之能之间的差异。
首句“妙相通神自古难”,开篇即点出相术寻觅人才的难度,暗示相术并非万能,引出下文对相术的质疑与批判。次句“按图求骏总誇漫”,进一步指出人们往往盲目地依赖相术,忽视了真正识别人才的关键所在,这里的“骏”比喻杰出的人才,“按图求骏”则暗指按照相术的标准去寻找人才,却总是徒劳无功。
接着,“孙阳解识千金骨”,引用了古代相马高手伯乐(孙阳)的故事,强调真正的识人之能如同伯乐识马,能够从细微之处洞察人才的价值。然而,紧接着的转折“不向骊黄色上看”,则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真正的识人之能并不在于表面的外貌特征或传统相术的判断标准,而在于深入内心,洞察本质的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既赞美了伯乐式的识人之能,又对盲目依赖相术的做法提出了批评,鼓励人们在识别人才时应注重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