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布谷相煎急,且为提壶强满斟
出处:《秧畴》
宋 · 杨万里
田底泥中迹尚深,折花和叶插畦心。
晚秧初撚金狨线,先种输它绿玉针。
云垄雾畴俱水响,丝风毛雨政春阴。
莫听布谷相煎急,且为提壶强满斟。
晚秧初撚金狨线,先种输它绿玉针。
云垄雾畴俱水响,丝风毛雨政春阴。
莫听布谷相煎急,且为提壶强满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迹:痕迹。畦心:田间的空隙或中央。
晚秧:晚季插种的秧苗。
绿玉针:比喻新插的秧苗颜色翠绿如玉。
云垄雾畴:云雾笼罩的田野。
丝风毛雨:形容细小的风雨。
布谷:鸟名,又名杜鹃,常在春季鸣叫。
提壶:古代盛酒器,此处指斟酒。
翻译
田底泥土中的痕迹还很深,折下花朵连同叶子插入田间。傍晚时分,新插的秧苗像金狨线般细长,早于其他作物播种,仿佛绿玉针一般抢先生长。
云雾缭绕的田野都回荡着水声,微风吹过,细雨如丝,正是春天阴凉的时节。
别听布谷鸟催促得急切,暂且放下忧虑,为春耕倒满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事的图景,诗人通过对田间细微之物的观察,展现了对自然和农业生活的深切感悟。
"田底泥中迹尚深,折花和叶插畦心。" 这两句写的是在湿润的田地上,脚印还未干燥,表明春天雨水丰沛;而诗人则是在田间劳作,将折下的花朵与树叶插在耕犁的犁沟中,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尊重,也反映了农人的勤勉与对土地的热爱。
"晚秧初撚金狨线,先种输它绿玉针。" 这两句描写的是春天播种的情景,晚秧指的是春季稍晚时节进行的农事活动;“金狨线”和“绿玉针”则是对农具的美化描述,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希望满怀的情感。
"云垄雾畴俱水响,丝风毛雨政春阴。" 这两句通过对天气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在这样的春日里,云、雾与水共同奏响大自然的交响乐,而轻柔的风和细小的雨滴则是春季阴霾天气的一部分。
"莫听布谷相煎急,且为提壶强满斟。" 这两句诗意在劝诫人们不要被外界的喧嚣干扰,而应该享受农耕生活的宁静和满足。在这里,“布谷”指的是田间小道,诗人希望人们不要急于听从世俗的纷争,而是要像提起酒壶一样,尽情地享受生命中简单而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农事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平静、满足生活态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