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已分二坐终寂寞,雁飞曾过上林中全文

已分二坐终寂寞,雁飞曾过上林中

出处:《读昭君曲
宋 · 赵汝谠
昭君死作千年土,曲在人间调不同。
绝塞烟沙空玉质,深宫日月自春风。
当时有恨传骚客,往事无心论画工。
已分二坐终寂寞,雁飞曾过上林中

拼音版原文

zhāojūnzuòqiānniánshàngrénjiāntiáotóng

juésāiyānshābǎozhìshēngōngyuèchūnfēng

dāngshíyǒuhènsāowǎngshìxīnlùnhuàgōng

fēnèrzuòzhōngyànfēicéngguòshànglínzhōng

注释

昭君:指王昭君,汉代美女,出塞和亲。
千年土:形容时间久远,昭君的遗迹。
曲在人间:指流传下来的关于昭君的歌曲。
调不同:曲调变化,可能指时代变迁。
绝塞:极偏远的边疆。
烟沙:边疆的风沙。
玉质:形容昭君的美貌如玉。
深宫:皇宫深处。
骚客:指诗人或文学家。
画工:绘画技艺的人,这里指画出昭君画像的艺术家。
二坐:指昭君的故里和她去世后的长眠之地。
终寂寞:永远的寂静无声。
雁飞:大雁南飞,象征着时光流逝。
上林中: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翻译

王昭君死后化为千年的尘土,流传的歌曲曲调已经改变。
荒凉边塞的风沙磨损了她的玉质容颜,深宫中的岁月只有春风吹拂。
当年的遗憾被文人墨客传颂,过去的往事无需再讨论画师的手艺。
她的故事注定两座宫殿都寂寞无声,大雁飞过也曾掠过上林苑的天空。

鉴赏

这首宋诗《读昭君曲》由赵汝谠所作,通过对王昭君悲剧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感慨。诗人以昭君死后化为千年的泥土,象征其一生的孤独与不幸,"曲在人间调不同"暗示了人们对她的评价和理解各有差异。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绝塞烟沙空玉质,深宫日月自春风",描绘了昭君身处荒漠与深宫的境遇,即使环境恶劣,她依然保持着如玉般的高洁品质,但内心的孤独却无人能懂。

"当时有恨传骚客",昭君的遗憾和哀怨被文人墨客寄托在诗词之中,成为永恒的话题。然而,"往事无心论画工"又暗示了画师毛延寿的失职并未得到公正的评价,昭君的命运并非全由画图决定。最后,诗人以"已分二坐终寂寞,雁飞曾过上林中"作结,昭君的墓地虽然寂静,但大雁南飞时还会经过上林苑,仿佛带走了她的思念,也寓言了她的故事将长久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昭君命运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