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独
宋 · 陆游
匆匆过三十,梦境日已蹙。
谁知叹亡羊,但有喜得鹿。
本来作何面,认此逆旅屋。
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独。
谁知叹亡羊,但有喜得鹿。
本来作何面,认此逆旅屋。
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独。
注释
匆匆:快速流逝。梦境:内心期望或想象。
蹙:收缩,变得紧迫。
亡羊:失去重要的东西。
喜得鹿:意外的收获或惊喜。
本来:原本。
逆旅屋:暂住的客舍,比喻人生的旅途。
逢人:遇见他人。
布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或成就。
不忍独:不愿意独自承受。
翻译
时光匆匆已过三十载,每日梦境都变得紧迫。谁曾料到会有失去的遗憾,却只有意外收获的欣喜。
原本的生活面貌如何,如今视此为暂居的客栈。
遇见他人便吹嘘自己的微不足道,出世之心却不愿独自承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和陈鲁山十诗·其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匆匆过三十,梦境日已蹙",诗人感叹岁月匆匆,三十岁的光阴已悄然逝去,如同梦境般日渐模糊。"谁知叹亡羊,但有喜得鹿",他意识到时间如亡羊之可惜,却又在不经意间收获了某些成长或领悟,像是意外获得的鹿。
"本来作何面,认此逆旅屋",诗人反思人生,认识到生活就像旅途中的暂居之所,不是永恒不变的家园。"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独",他以吹拂布毛的比喻,表达与人交往的互动,以及不愿独自面对世事变迁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丰富,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