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我并驱时已暮,新诗宁合更传看
出处:《答蔡孝廉时春试后南还》
明 · 卢龙云
谁从鳞羽识虬鸾,喜尔翩翩汉魏坛。
北望太行悲远道,南来禹穴得奇观。
里中白雪歌弥寡,天上繁星色正寒。
愧我并驱时已暮,新诗宁合更传看。
北望太行悲远道,南来禹穴得奇观。
里中白雪歌弥寡,天上繁星色正寒。
愧我并驱时已暮,新诗宁合更传看。
鉴赏
此诗《答蔡孝廉时春试后南还》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人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谁从鳞羽识虬鸾,喜尔翩翩汉魏坛。”以“虬鸾”象征高洁之士,通过“鳞羽”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表达了对蔡孝廉才华的赞赏与喜悦之情。同时,“汉魏坛”作为历史背景,暗示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颔联“北望太行悲远道,南来禹穴得奇观。”运用对比手法,北望太行山,象征着离别与悲伤;南来的禹穴,则寓意着发现新奇与希望。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也暗含了人生旅程中的起起伏伏,既有离愁别绪,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
颈联“里中白雪歌弥寡,天上繁星色正寒。”以“白雪歌”与“繁星”为意象,分别代表人间的清冷与天上的璀璨。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蔡孝廉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赞美。
尾联“愧我并驱时已暮,新诗宁合更传看。”诗人自谦,并表达出对蔡孝廉才华的敬佩。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蔡孝廉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启迪人心的佳作。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友情、理想与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