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屡挹浮丘袂,水上初投越井杯
出处:《浮丘用公干韵》
明 · 黎民表
清池泛滟雨中开,涌出莲花似五台。
倚槛影如窥独鹤,过桥声半隐轻雷。
花残恨不邀春住,客好何妨结伴来。
不信化羝原是幻,从知鸣雁亦非才。
风前屡挹浮丘袂,水上初投越井杯。
勾漏移家还此地,天涯双舄未须回。
倚槛影如窥独鹤,过桥声半隐轻雷。
花残恨不邀春住,客好何妨结伴来。
不信化羝原是幻,从知鸣雁亦非才。
风前屡挹浮丘袂,水上初投越井杯。
勾漏移家还此地,天涯双舄未须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浮丘用公干韵》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池莲花盛开的景象。首句“清池泛滟雨中开”写出了雨后池水波光粼粼,莲花在水中悄然绽放,犹如五座仙山浮现。"倚槛影如窥独鹤"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莲花亭亭玉立,倒映在栏杆上的影子仿佛孤鹤独立,增添了神秘感。
"过桥声半隐轻雷"则以声音入诗,莲花瓣落水面的声音仿佛轻雷隐于桥下,增添了动态美。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以及欢迎友人来访的热忱,“花残恨不邀春住,客好何妨结伴来”。
诗人进一步借物寓意,以“化羝原是幻”和“鸣雁亦非才”表达人生无常和才华并非决定一切的哲理。在风前,他多次试图挽留风中的仙人衣袖,投入越井杯中,寓言自己向往超脱尘世的愿望。最后两句,诗人表示即使移居至此,也不急于回归远方,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寓言故事,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