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出处:《晓发佛潭桥》
唐 · 陈元光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注释
暾:早晨的太阳。兔魄:月亮。
去雁:离群的大雁。
飞花:飘落的花瓣。
马鬣:马鬃。
龙旂:龙旗。
仙掌:形容山峰形状如仙人手掌。
农唤:农民的呼唤。
僧迎:僧侣迎接。
葵日:向日葵盛开的日子。
艳阳:明媚的阳光。
翻译
朝阳催促着踏上旅途,月亮即将西沉。离群的大雁消失在广阔的天空,飘落的花瓣隐没在弯曲的小径深处。
事情随着桥边的树木流转,诗篇融入海鸥的鸣叫中。
马鬃在风中挺立,龙旗如闪电般降临。
山峰排列得如同仙人之手,露水厚重仿佛要遮蔽袍子的阴影。
农民早早地呼唤耕作春天,僧侣迎接仪式,心怀敬意。
渐渐地,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照亮了灿烂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图画。首句“朝暾催上道”设置了时间和场景,阳光初照,道路上渐渐热闹起来。接着,“兔魄欲西沈”描写了太阳逐渐升高,月亮即将隐没的景象。“去雁长空没”表达了远处大雁消失在广阔天际的壮观,而“飞花曲径深”则是对春日里花瓣随风飘落,形成曲折小径的生动描绘。
诗人接着写道:“事沿桥树往”,可能是在说桥边树梢间传递着某种信息或故事。“诗落海鸥吟”则是用海鸥的叫声来比喻诗人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的意境。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两句,通过对马鬃随风摇曳及龙旗在电光闪烁中的形象描写,表现了一种动态的力量美。紧接着,“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则是对山峰和仙人掌中之物(可能指竹子等)以及清晨露水浸湿衣衫的细腻刻画。
最后,“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几句,分别描绘了农民在春天里勤劳耕作的景象,以及僧人虔诚礼佛的场面,最后通过对葵花、阳光的美好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