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出处:《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宋 · 黄裳
春山椎鼓雀舌细,石涧垂丝鱼肉丰。
异时相逐许馀地,杖藜自号田家翁。
有年无累反观处,水天云尽涵秋空。
虽然出处有义命,必欲长往非人同。
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落笔成诗今几卷,洗我烦襟求副本。
异时相逐许馀地,杖藜自号田家翁。
有年无累反观处,水天云尽涵秋空。
虽然出处有义命,必欲长往非人同。
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落笔成诗今几卷,洗我烦襟求副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山林图景。开篇“春山椎鼓雀舌细,石涧垂丝鱼肉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山林的生动景象:山中传来清脆的鼓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鸟儿轻巧跳跃,细语呢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石涧边垂下的丝线,仿佛是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享受着丰盛的食物。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宁静之美。
接着,“异时相逐许馀地,杖藜自号田家翁”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如同一位闲适的农夫,手持藜杖,自在地漫步于田野之间,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这里的“田家翁”不仅代表了诗人自己,也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有年无累反观处,水天云尽涵秋空”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一年的劳作之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面对的是广阔无垠的水天一色,仿佛能洗净心中的尘埃,让思绪如秋空般清澈。
“虽然出处有义命,必欲长往非人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他认为人生的选择应当遵循内心的指引,即使与常人不同,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
最后,“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落笔成诗今几卷,洗我烦襟求副本”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创作的热爱。他校正了历史上的错误,通过写作来消解内心的烦恼,将生活中的感悟化为文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