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出处:《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唐 · 曹邺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荻花:一种植物,秋季开花,白色或淡黄色。芦叶:芦苇的叶子。
笙歌:笙和歌声,泛指音乐和娱乐活动。
水楼:建在水边的楼阁。
金管:金色的笛子,代指乐器。
玉簪:贵重的发饰,象征尊贵或深情。
生愁:增添忧愁。
女萝:一种寄生植物,象征柔弱无力。
桐树:象征孤独和坚韧。
感秋:对秋天的敏感和哀愁。
当欢:正当欢乐的时候。
惆怅:内心忧郁、失落。
五湖舟:泛指江湖,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溪水中满是荻花和芦叶,水楼上飘荡着笙歌声乐。悠扬的笛声中,人们都沉醉了,只有我因玉簪之恩而独自忧愁。
藤萝虽弱小难以扎根大地,梧桐孤独的心容易在秋天感伤。
别怪我在这欢乐时刻却满怀惆怅,全家人都想乘船离去隐居江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光图。开篇两句“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通过对荻花和芦叶覆盖的溪流以及水上乐声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借助这些自然景象,传达了他对于远方知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则转入宴席之上,人们在美妙的乐声中尽情欢饮,但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深沉的忧愁。这里的“金管”和“玉簪”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更暗示着高贵和纯洁的情感。
后两句“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内心独自承受的寂寞。女萝和桐树在这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出行的期待。尽管宴席上的快乐难以持久,但诗人还是希望能够携带全家的温情,乘船游历五湖,寻找心中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友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