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
出处:《石湾雨作得巩帅采若书约观灯》
宋 · 杨万里
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
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
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
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
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
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
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
注释
昨暮:昨晚。颠风浪:狂风巨浪。
打头:冲击。
那知:谁知。
元宵:元宵节。
游人:游逛的人。
细雨:小雨。
客子:旅人。
病骨:病弱的身体。
支离:衰弱无力。
妨:妨碍。
酒盏:饮酒的乐趣。
诗仙:指李白这样的诗人。
招唤:邀请。
试灯毬:赏灯游戏。
书生:读书人。
薄命:命运坎坷。
多磨折:常受挫折。
乐事良辰:快乐的时光。
判却休:只好放弃。
翻译
昨晚狂风巨浪打头,谁知今天能顺流而下。元宵节不再是为了游人的欢乐,细雨却带来了旅人的忧愁。
病弱的身体妨碍了饮酒的乐趣,诗仙的邀请也无法享受赏灯的活动。
书生命运多舛,常受挫折,即使在快乐的时光也只好放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石湾雨作得巩帅采若书约观灯》。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流露和生活体验。
首先,“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夜狂风暴雨之后,第二天终于迎来了平静。这里的“颠风浪”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剧烈变化,而“得安流”则是对内心宁静状态的一种渴望和满足。
接着,“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自己对于传统节日(如上元、中元等)的独特感受。通常人们在这些节日会外出游玩,但诗人却认为这样的日子并不适合外出,而是更添愁绪,尤其是在细雨中,对于客居异乡的人来说,这种氛围更能激发内心的忧郁。
“病骨支离妨酒盏,诗仙招唤试灯毬。”这两句则显露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不能尽情享受美酒佳肴,同时也表达了对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的敬仰之情。通过点燃灯火,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书生(即士人、读书人的困顿生活状态的感同身受。他们往往面临着种种考验和挑战,使得原本该享受的人生美好时刻也被迫放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以及文化传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生活中种种矛盾和困顿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