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出处:《云梦故城秋望》
唐 · 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故国:过去的国家。遗墟:废弃的遗迹。
登临:登高眺望。
想旧游:回忆往昔的游览。
一朝:一夜之间。
人事变:人事变迁。
千载:千年。
水空流:流水不断。
梦渚:梦中的渚洲。
鸿声:大雁的叫声。
荆门:地名,指荆门山。
树色秋:秋天的树色。
片云:孤零零的云。
凝不散:凝聚不散。
遥挂:远远挂着。
望乡愁:思乡之情。
翻译
过去的国家遗迹还在,登高凭吊旧时的游历。一夜之间人事全非,千年时光只留下流水长流。
夜晚梦中渚洲的雁鸣声凄凉,荆门山的树木染上秋天的色彩。
一片孤云凝聚不散,遥挂在天边寄托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云梦故城秋望》,通过对故国遗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人事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即故国的废墟仍然存在,诗人站在高处回忆起过往的行踪。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追思。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这两句是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一日之间,人间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时间则像河水一样,不停地向前流去,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无常的感受。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这里,“梦渚”可能指的是梦回故乡,但实际上却是渚水(一种地方)的鸣叫声在黄昏时分,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而“荆门树色秋”则是对晚秋景色的描写,荆门可能特指某地,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意象出现。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颜色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片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思绪,这些思绪凝聚而不散,就像他对故乡的思念一样,是那么的浓烈和持久。这种情感通过“遥挂望乡愁”得到了强调,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故国遗墟、时间流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淡远的情怀。它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更是对于无法挽回的历史和现实无常的一种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