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全文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

出处:《续丽人行,并引
宋 · 苏轼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
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
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
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注释

深宫:皇宫深处。
沉香亭北:唐代皇家园林中的亭子。
百花香:形容花香浓郁。
燕舞莺啼:比喻美女的娇媚声音。
阳城、下蔡:古代美女聚集的地方。
杜陵:地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茅屋:简陋的房屋。
西子: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孟光举案:孟光为汉代贤妻,以端庄持家著称。
背面伤春:因背影而感伤春天。

翻译

深宫中空寂无人,春天漫长,沉香亭北弥漫着百花的香气。
美人醒来后简单梳洗,燕舞莺啼却只能触动她的心,让她感到空虚悲伤。
画师想要描绘她的无尽韵味,她站在东风中刚从梦中醒来。
如果她回头一笑,那魅力足以让阳城、下蔡两地的人也为之倾倒。
杜陵的饥饿旅人眼中只有寒冷,骑着瘦弱的驴子,破旧的帽子配着华丽的马鞍。
隔着花丛,靠近水面,我偶尔能瞥见她,只能远远地看到她的身姿。
心醉后回到茅屋,我才相信世间真有如西施般美丽的女子。
你没看见孟光端着饭盘,与丈夫眉眼相齐,从未因背影而感伤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的《续丽人行》,其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开篇“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日长廊图景,无人之境中只有沉香亭外百花争艳,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着,“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则是对美人的描写,她在春光的照耀下缓缓醒来,开始梳洗。燕子在空中飞舞,它们的鸣叫声如同断肠之音,让人心动不已。这两句通过对美人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

“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美事的无限向往,就如同画家想要将这份美好画下来,但又觉得难以完全捕捉。东风轻拂,让沉睡中的人初醒,这里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诗人若想回头看看,那份温柔的笑意犹如当年。阳城与下蔡,这些地方的名字在这里代表了往日的繁华,如今却只留下了风靡,显示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怀念。

“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中的“杜陵饥客”形象凄凉,一个饥饿的旅人,他的眼睛因为寒冷而显得格外深邃。他的坐骑是一只跛脚的小驴子,它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随着金色的马鞍,这一切都透露出一种颓废与落魄。

“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则是在描绘一次偶遇美人之景。诗中虽未明说,但可感受到那种偷窥之间的诱惑和美好,似乎在暗示一种不完全的美丽更显得珍贵。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份美好的彻底沉醉。回到简陋的茅屋中,才深信世上真的存在着像西施这样的绝色佳人。

最后,“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通过引用古代美女孟光的典故,以此来表达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和对现实中美人的渴望。诗人问你难道没有看见过孟光那般举案齐眉的温婉姿态吗?在背面伤春啼的隐喻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现实与过去美好的无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