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满,达人笑
出处:《贺新郎 其三十三》
宋 · 刘克庄
何必游嵩少。
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
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
发如此、临流羞照。
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
曾不满,达人笑。
当年玉振于江表。
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
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
偶落笔、不经人道。
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
君举白,我频釂。
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
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
发如此、临流羞照。
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
曾不满,达人笑。
当年玉振于江表。
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
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
偶落笔、不经人道。
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
君举白,我频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贺新郎·其三十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文学情趣的诗作。
"何必游嵩少。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嵩山不必亲游,因为家园之中已有山势,松风在此呼啸,宛如虎龙之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融入。
"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发如此、临流羞照。屈指向来夸毗子," 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的怀念,以及自己对陶渊明诗风的赞赏。"发如此"可能是指自己的作品,"临流羞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和成就的一种自谦态度。
"被西风、一笔都勾了。曾不满,达人笑。"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面对自然和人生的超脱姿态,"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一笔都勾了"则是对待世事的一种豁然态度。
"当年玉振于江表。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偶落笔、不经人道。" 这部分诗句反映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和文学创作的向往。
最后几句"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君举白,我频釂。" 描绘了一种静谧安详的生活场景,诗人与友人徜徉于岁月之中,对往昔的回忆和现世的交游都显得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文学情怀以及生命哲理的抒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凡尘、自在天涯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