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出处:《方壶自咏 其五》
宋 · 汪莘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注释
白昼:白天。俗:世俗事务。
清宵:夜晚。
养魂:修养灵魂。
成:建成。
草屋:简陋草屋。
终日:整天。
柴门:柴扉,简陋的门。
事迫:事情逼迫。
文:写作。
身闲:身心闲暇。
道:道义。
世方:世人正。
怀:怀念。
祖逖:晋代名士,以恢复中原为志。
吊:悼念。
刘琨:与祖逖齐名,也以恢复中原为志。
翻译
白天常常忙于世俗事务,夜晚才能静心修养灵魂。不知何时能建成简陋草屋,整日关闭柴门过清净生活。
只有在事情逼迫时才写作,身心闲暇时才感到道义的重要。
世人正怀念祖逖的志向,我已经在心中悼念刘琨的遭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方壶自咏》之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这两句描绘了白天里世俗纷扰不息,而夜晚则是心灵得以修养的时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保护内在精神世界的渴望。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他希望能建造一间草屋,整天与世隔绝,只关注于心灵的修养。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这两句表明只有当外界的事务减少,诗人的文章才得以流露。当身体自由无束时,诗人对于道德和精神追求的尊崇才能体现出来。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在世俗之中,但内心却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争,他的心灵早已到达了古代高尚人物,如祖逖、刘琨那样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空间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远离世俗纷扰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怀古代贤士,对高尚道德的尊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