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
出处:《次韵范景仁二月五日夜风雪》
宋 · 王安石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
对雪知春浅,回灯惜夜长。
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
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对雪知春浅,回灯惜夜长。
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
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何知:怎能料到。清扬:指人的言谈举止优雅。
对雪:对着飘雪。
春浅:春天的气息还不浓厚。
回灯:回到室内点灯。
夜长:夜晚显得漫长。
密云:浓厚的云层。
炫晃:星星闪烁的样子。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冥茫:幽深而迷茫。
临邛客:来自临邛的客人(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文人墨客)。
抽毫:提起笔。
翻译
谁能想到会有这样的相遇,轻松愉快地交谈着,心灵相通。对着飘落的雪花,才感知春天的浅淡;回到室内,点亮灯火,更珍惜这漫长的夜晚。
浓厚的云层中,星星闪烁,月光微弱;残月沉入幽暗的天际。
因此,有位来自临邛的客人,提起笔来,创作的热情仍未消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风雪,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己对时光易逝的珍惜之情以及创作的热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表达了诗人在风雪中与友人的欢聚和愉悦的心情,"邂逅"指的是偶然相遇的意思,这里可能暗示着朋友间不经意的聚会。
"对雪知春浅,回灯惜夜长"则是通过观察雪花,感受到春天的到来,雪花覆盖在枝头,显示出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厚。同时,诗人提醒自己珍惜夜晚的时间,因为夜晚的时光易逝,而创作的灵感往往在寂静中产生。
"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天色昏暗的景象。"密云"和"残月"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而"冥茫"则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表明诗人因这场风雪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抽毫"意味着提笔欲写,这里的"兴"指的是诗人的情感和灵感,是他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风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创作的热忱,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艺术追求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