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南阳渭水,不似桐江鹿门
出处:《徐山人耕渔轩》
元末明初 · 徐贲
荷锸陇头春雨,鸣榔浦口黄昏。
谁道南阳渭水,不似桐江鹿门。
谁道南阳渭水,不似桐江鹿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荷锸陇头春雨",诗人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农人在春天雨后扛着锄头劳作的情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农民的辛勤。"鸣榔浦口黄昏",则转而描绘渔夫在傍晚时分在河边码头敲打木桹(鸣榔)捕鱼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谁道南阳渭水,不似桐江鹿门",诗人通过南阳和渭水,以及桐江和鹿门的对比,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南阳和渭水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居之地,而桐江和鹿门则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鹿门山更是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的背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和渔猎的日常生活,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