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行过阜城,原野霜露白
出处:《阜城》
元末明初 · 陈基
忆昔日下归,已甘栖遁迹。
胡为负初志,三岁四行役。
我马不及秣,我仆不遑息。
荏苒岁月暮,展转忧患逼。
朝行过阜城,原野霜露白。
一身如鸿毛,苦厌天地窄。
胡为负初志,三岁四行役。
我马不及秣,我仆不遑息。
荏苒岁月暮,展转忧患逼。
朝行过阜城,原野霜露白。
一身如鸿毛,苦厌天地窄。
鉴赏
这首诗名为《阜城》,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切感慨。
首句“忆昔日下归,已甘栖遁迹”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愿意隐居避世。然而,“胡为负初志,三岁四行役”,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背离初衷,频繁奔波劳碌,生活充满了奔波与劳顿。
接着,“我马不及秣,我仆不遑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马匹未得及时喂食,仆人也无暇休息,生活充满了紧迫与疲惫。随着时光流逝,“荏苒岁月暮,展转忧患逼”,岁月匆匆,忧患不断,生活的压力和忧虑步步紧逼。
“朝行过阜城,原野霜露白”描述了诗人清晨经过阜城的情景,原野上霜露洁白,景象虽美,却难以掩盖内心的愁苦。“一身如鸿毛,苦厌天地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切感慨,感觉自己如同轻飘飘的鸿毛,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到压抑与束缚,无法自由飞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