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离归未得,城上独登楼
出处:《淮安城楼晚眺和邵轶香韵》
清 · 曹俊
落日半平野,西风飒飒秋。
乱离归未得,城上独登楼。
故国渺何处,客行增暮愁。
苍茫云树外,帆影落中流。
乱离归未得,城上独登楼。
故国渺何处,客行增暮愁。
苍茫云树外,帆影落中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淮安城楼上,面对落日余晖与飒飒秋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首句“落日半平野”,以夕阳半沉于地平线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时间流逝的哀愁感。接着,“西风飒飒秋”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凄凉氛围。
“乱离归未得,城上独登楼”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身处乱世,无法返回故乡,只能独自一人登上城楼,眺望远方。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故国渺何处,客行增暮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忧愁。这里的“故国”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是诗人精神家园的象征。在异乡的旅途中,这种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成为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
最后,“苍茫云树外,帆影落中流”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江面景象,远处的树木与天际相连,船只的影子倒映在流动的江水中。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帆影的出现,或许象征着希望与前行的动力,但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艰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与离乡背井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遍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