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安南事诗
唐 · 懿宗朝举子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人民的哀怨。起始两句“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表达了战争持续多年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则写出了战乱中勇者的凶猛和怯弱者的逃避。接下来的“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描绘了战争的盛况以及胜利将领们的富贵。
然而,诗人通过“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揭示出战争的残酷和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剥削。随后的“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赞颂了某位将领的勇猛和忠诚。
下半首则转向战乱带来的毁灭:“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表达了战争中士兵如同风一般来去,一片血肉堆积。接着,“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写出了战后的悲惨景象和家人的哀伤。
最后两句“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深重哀痛和满目疮痍,而“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则抒写了对战争的厌恶和无法承受的悲伤。全诗结束于“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深切哀思与不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