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阁著书藜照夜,小山招隐桂成丛全文

高阁著书藜照夜,小山招隐桂成丛

出处:《寄吕巾石先生
明 · 陈良珍
银鱼焚却碧山中,家住周郎旧宅东。
高阁著书藜照夜,小山招隐桂成丛
楚天木落霜初到,湘水潮来信不通。
几度临高重延伫,夕阳楼上送飞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首句“银鱼焚却碧山中”,以“银鱼”象征友人,与“碧山”形成对比,暗示友人远离尘嚣,隐居于自然之中。接着,“家住周郎旧宅东”,借用了三国时期周瑜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向往。

“高阁著书藜照夜,小山招隐桂成丛”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生活的环境和情趣。高阁之上,友人夜以继日地著书立说,藜火照亮了夜晚,既体现了其勤奋不息的精神,也寓意着知识的光芒穿透黑暗。小山之侧,桂树成丛,不仅象征着友人隐逸的生活状态,也暗含着对友情的深厚与持久。

“楚天木落霜初到,湘水潮来信不通”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担忧。楚天木落,霜雪初至,暗示季节更替,友人是否安好;湘水潮来,却无音讯传来,让人不禁心生牵挂。

最后,“几度临高重延伫,夕阳楼上送飞鸿”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多次登高远望,希望能见到友人的身影,夕阳西下,只能以送飞鸿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这一场景既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