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出处:《神鸡童谣》
唐 · 不详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治道挽丧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治道挽丧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生儿:养育儿子。不用:不必。
识文字:学习认字。
斗鸡:一种赌博娱乐,让鸡相斗。
走马:骑马竞赛。
胜:超过。
读书:通过学习获取知识。
贾家:指一个富有的家族,贾为姓氏,泛指。
小儿:少年,小男孩。
年十三:年龄十三岁。
富贵荣华:形容极为富有和荣耀。
代不如:一代比一代强,无人能比。
能令:能够使得。
金距:斗鸡时给鸡爪套上的金属尖刺,以增加伤害力。
期胜负:预测比赛的输赢。
白罗绣衫:珍贵的白色丝绸绣花衣服,显示身份高贵。
软舆:柔软舒适的轿子。
父死:父亲去世。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泛指远方的大城市。
千里外:很远的地方。
差夫:派遣劳力。
治道:修整道路。
挽丧车:安排丧葬用的车辆。
翻译
养育儿子不必让他识字,斗鸡赛马比读书更有成就。贾家有个少年才十三岁,他的富贵荣华无人能及。
他能让斗鸡准确预测输赢,自己则穿着华丽的白罗绣衣,坐上舒适的软轿。
即使父亲在长安城外千里的地方去世,他也能差遣人修路,安排丧车运送遗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传统读书和武功的轻视态度,反映出一种生活中的实用主义思想。"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两句表明在作者看来,对于男孩子来说,学习文化知识不如参与斗鸡走马等实用的活动更有意义。这也许是因为这些活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带来更多实际的利益和乐趣。
接下来的"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则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富贵家庭的孩子,在这样的年龄也不如实践更为重要。这里的“代不如”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比喻,即这种生活态度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推崇的。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带来的成功和享受。"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治道挽丧车"最后两句转折为一种悲凉的情景,父亲去世需要从远方回去处理后事,这种生离死别的现实与前面的欢乐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也许在暗示生活中不仅有成功和享受,还有无法避免的苦难和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生活的多面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与实际技能培养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