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十年来,移营两屯戍
出处:《三河水》
明 · 欧大任
三河水,万军泪。
泪滴三河水不流,胡笳吹落蓟门秋。
河水流不住,胡笳过何处。
谁使十年来,移营两屯戍。
君不见胡骑已驰墙子关,汉军尚哨熊儿峪。
泪滴三河水不流,胡笳吹落蓟门秋。
河水流不住,胡笳过何处。
谁使十年来,移营两屯戍。
君不见胡骑已驰墙子关,汉军尚哨熊儿峪。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欧大任的《三河水》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艰辛。"三河水,万军泪"开篇,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无尽哀痛。"泪滴三河水不流",形象地表达了战士们的泪水无法阻止河水流淌,象征着他们无法改变战争的无情现实。"胡笳吹落蓟门秋",以胡笳声衬托出边塞秋天的凄凉,也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和悲凉气氛。
接下来的诗句"河水流不住,胡笳过何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流动与飘忽感,暗示着战争的动荡和士兵们不知归期的无奈。"谁使十年来,移营两屯戍"质问的是这场战争的责任,揭示了士兵们长期在外驻守的苦楚。最后两句"胡骑已驰墙子关,汉军尚哨熊儿峪"对比敌我双方的动态,显示战争的胶着和士兵们警惕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河水、胡笳和地理名称,展现了战争的广阔背景和士兵们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欧大任以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