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鞭锦绣鞍,持节过江干
出处:《松江刘太守移守皖郡颂声四播作诗寄之》
清 · 秦钜伦
花鞭锦绣鞍,持节过江干。
政简民无讼,心清法字宽。
仁风披远甸,雅化遍同安。
安得如公等,绥猷万姓欢。
政简民无讼,心清法字宽。
仁风披远甸,雅化遍同安。
安得如公等,绥猷万姓欢。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松江刘太守调任至皖郡后,其卓越的治理才能和深得民心的政绩。诗中以“花鞭锦绣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刘太守出行时的豪华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他受人尊敬的地位。接着,“持节过江干”一句,既点明了刘太守的官职身份,也暗含了他跨越地域、深入基层的治理行动。
“政简民无讼,心清法字宽”两句,高度赞扬了刘太守的治政风格。简洁的政务使得百姓生活安宁,没有纷争;而他内心的清明使得法律执行宽严适度,公正无私。这不仅体现了刘太守高超的行政能力,也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仁风披远甸,雅化遍同安”进一步描绘了刘太守的德政影响。他的仁爱之风如同春风般吹拂到遥远的边疆,使整个地区都沐浴在和谐与文明之中。这里的“远甸”和“同安”分别指广阔的地域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强调了刘太守政绩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最后,“安得如公等,绥猷万姓欢”表达了对刘太守的深切敬仰之情。诗人希望天下能有更多像刘太守这样的官员,能够安抚万民,带来长久的欢乐与和平。这一句不仅是对刘太守个人的赞誉,也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太守卓越政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崇高敬意和美好期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员道德品质和治理能力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