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全文

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

宋 · 李曾伯
不见台城事,君毋说苦空。
佛随千劫尽,人与万山雄。
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
终宵皎无寐,万壑响松风。

拼音版原文

jiàntáichéngshìjūnshuōkōng

suíqiānjiéjìnrénwànshānxióng

diàochūn绿tánbīngzhúhóng

zhōngxiāojiǎomèiwànxiǎngsōngfēng

注释

台城:指南京旧城,这里代指过去的繁华。
苦空:佛教术语,指苦海无边、空幻无常。
佛:佛教中的佛陀或佛法。
千劫:佛教中表示极长的时间。
人与万山:人的生命与众多的山峦相比。
吊古:凭吊古人或古事。
春酤绿:春天买来的绿色酒液。
谈兵:讨论军事策略。
夜烛红:夜晚点燃的红色蜡烛。
皎无寐:明亮得无法入睡。
万壑:无数的山谷。
松风:松树的声音,象征自然。

翻译

再也见不到台城的往事了,你不必再说那些苦修的空谈。
佛的教诲历经千年也无法改变,而人的生命却在万座山中显得渺小而坚韧。
春天里,我借酒凭吊古人,夜晚的蜡烛映照着军事讨论的热烈。
整夜我都难以入眠,只听到山谷间松涛阵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题目为《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不见台城事,君毋说苦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与痛苦的超然态度,不愿过多涉及,而是将心灵寄托于佛法之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

“佛随千劫尽,人与万山雄。”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佛法永恒不朽的信仰,以及个人生命虽短暂,但心灵可以与自然万山相辉映照,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壮阔感。

“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军事战略的讨论,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在紧张氛围中思考国事的心情。

“终宵皎无寐,万壑响松风。”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清醒而深远的夜晚景象,无眠之夜中,只有松风的声音回荡在万壑之中,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佛法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