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冰摧直养刚,无容尘入虚生白
出处:《歧竹》
宋 · 曾丰
汉关之茅茅之英,丰城之剑剑之精。
双茅双剑龙变化,一阴一阳数生成。
我家稚竹老龙壳,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为夭矫枝,金鳞蜕作斓斑箨。
岂无他处生乾宫,震象为竹乾为龙。
震吾知是乾之变,竹谁谓非龙所钟。
潇潇声韵苍苍色,余褒二主残精魄。
不受冰摧直养刚,无容尘入虚生白。
夷齐坐看万物流,不负知音王子猷。
半夜葛陂雷雨作,二疏欲去终难留。
君不见震为龙,又为竹,竹又为龙几翻覆。
学人笑问玉版师,孰是本来真面目。
双茅双剑龙变化,一阴一阳数生成。
我家稚竹老龙壳,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为夭矫枝,金鳞蜕作斓斑箨。
岂无他处生乾宫,震象为竹乾为龙。
震吾知是乾之变,竹谁谓非龙所钟。
潇潇声韵苍苍色,余褒二主残精魄。
不受冰摧直养刚,无容尘入虚生白。
夷齐坐看万物流,不负知音王子猷。
半夜葛陂雷雨作,二疏欲去终难留。
君不见震为龙,又为竹,竹又为龙几翻覆。
学人笑问玉版师,孰是本来真面目。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歧竹》是曾丰所作,通过对歧竹的描绘,寓言深远。诗人以汉关的茅草和丰城的宝剑为引子,象征着竹子的珍贵和变化。"双茅双剑龙变化",暗示竹子在形态上如同龙腾变化,阴阳交替,体现了自然的生生不息。
"我家稚竹老龙壳"至"金鳞蜕作斓斑箨",细致描绘了竹子从嫩芽到老壳,再到竹节上的斑斓纹理,仿佛龙的蜕变,展现出其坚韧与华丽。诗人将竹子与天地自然、八卦中的乾卦和震卦相连,认为竹子是乾龙变化的产物,同时也象征着竹子的刚直和清白。
"潇潇声韵苍苍色",描绘竹子的声音和颜色,既有生命力又有沧桑感,"余褒二主残精魄"则借竹子赞美古代贤人的精神。"夷齐坐看万物流"暗指竹子的静观世态,"不负知音王子猷"则表达了对知音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诗人通过雷雨夜的葛陂和二疏的典故,寓意竹子虽面临外界变迁,但仍坚守本性,难以割舍。结尾的疑问和学人笑问,引发读者对竹子真实面貌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丰富,展现了曾丰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