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车眷前修,停泽无馀波
出处:《志士吟二首 其二》
宋 · 郭祥正
岁华忽已晚,志士将奈何。
摧车眷前修,停泽无馀波。
知命守穷贱,脱屣南山阿。
出从麋鹿游,坐与猿鸟歌。
采菊复采薇,聊以养天和。
摧车眷前修,停泽无馀波。
知命守穷贱,脱屣南山阿。
出从麋鹿游,坐与猿鸟歌。
采菊复采薇,聊以养天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志士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志向难展的感慨,以及在困顿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决心。
首句“岁华忽已晚”,描绘了时光飞逝,岁月不待人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紧迫。接着,“志士将奈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为志士的诗人面对时间的匆匆流逝,内心涌动的焦虑与困惑。
“摧车眷前修,停泽无馀波”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摧车”比喻志士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艰难与挫折,以“前修”指代先贤或前辈,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追随;而“停泽无馀波”则形象地描绘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仿佛已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与希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知命守穷贱,脱屣南山阿”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受,即使身处穷困与卑微之中,也能够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这里的“南山阿”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出从麋鹿游,坐与猿鸟歌”描绘了诗人选择与自然界的动物为伴,通过与它们的和谐相处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不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更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采菊复采薇,聊以养天和”最后两句,以采菊与采薇为喻,表达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方式来调适身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里的“养天和”既指保养身体,也暗含了修养心性、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与自然界的融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超然,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