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畦笔径久榛芜,道山初识今文伯
跋前疐后谁使然,只有名多磨不灭。
燕公策高思精壮,笔下辞华烂文缬。
岳阳少屈何足云,自喜江山助清绝。
墨畦笔径久榛芜,道山初识今文伯。
凤凰池畔未归身,水晶宫里重游客。
读书不知已几世,汲古长馀绠千尺。
莫贪云水供醉吟,尚有典章须粉泽。
防风山前痴病吏,自笑著书玄尚白。
蓬头承罂十年事,过眼法书今雾隔。
那知流落得依凭,天与虺隤宽辔策。
汀洲白蘋春几许,江南日落汀洲古。
风光无恙似当时,犹与溪山相媚妩。
昔人苦吟终不尽,秪今馀秀当勤取。
阿房赋客旧主人,试数文章犹第五。
注释
吟文:吟诵文章。笑于列:在旁嘲笑。
跋前疐后:进退维谷。
磨:磨砺。
燕公:指某位有才华的官员。
水晶宫:比喻文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居所。
绠:绳子,这里比喻知识的积累。
典章:规章制度。
防风山:地名,可能象征困境。
阿房赋:司马迁的名篇。
第五:排名第五。
翻译
先生吟诵文章费尽口舌,难免让学子们在旁嘲笑。进退维谷是谁造成的,唯有名声经得起磨砺不会消亡。
燕公智谋深邃,文思雄壮,笔下的文字华丽如锦。
岳阳楼的屈原才华不足挂齿,我自喜山水助我清高。
书房和笔道长久荒废,如今才识文伯般崭新。
尚未回归凤凰池的我,又成为水晶宫里的游者。
读书不知轮回了多少世,汲取古籍的智慧犹如长绠千尺。
不要只沉溺于山水诗酒,还有典章制度需要润色。
防风山前的痴傻官吏,自嘲著书时过于追求玄理。
十年如梦,蓬头垢面,法书往事如烟,难以触及。
流落至此,还能有所依靠,上天赐予宽恕与机会。
汀洲上的白蘋春意盎然,江南的日落映照着古老的洲渚。
风景依旧如昔,与溪山相映成趣。
古人苦心吟咏未能穷尽,今日应勤奋提炼剩余的精华。
我是阿房宫赋的旧主人,如今文章排名依然在前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作品,名为《上湖守余行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和自我鉴赏之意的诗作。
先生吟文烦颊舌,未免诸生笑于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往在文学创作上的勤奋与执着,以及对此种态度所引起他人评价的自我意识。颊舌之间的吟咏,是对文学修养和文风高洁的一种追求。
跋前疐后谁使然,只有名多磨不灭。
这里诗人反思自己的文字生涯,虽然历经沧桑,但留下的文字印记却是永恒且不可磨灭的。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和个人成就的自信。
燕公策高思精壮,笔下辞华烂文缬。
这两句赞美了一位文学大家“燕公”的高超才华,其文章内容宏伟而又充满华丽之辞。这里诗人通过对前人的推崇,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认同。
岳阳少屈何足云,自喜江山助清绝。
岳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诗人以此地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这里“江山助清绝”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
墨畦笔径久榛芜,道山初识今文伯。
诗人通过对个人文字生涯的回顾,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不断追求和进步的态度。
凤凰池畔未归身,水晶宫里重游客。
这里诗人以凤凰池畔及水晶宫为意象,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灵魂自由翱翔的情境。这种意象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理想,也映射出其精神世界的广阔。
读书不知已几世,汲古长馀绠千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累和不断探索的态度。通过对古籍文献的研读与吸收,他在文学上不断进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莫贪云水供醉吟,尚有典章须粉泽。
诗人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世间的繁华,而是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更好地研读和传承文学典籍。
防风山前痴病吏,自笑著书玄尚白。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幽默与自嘲。在他看来,即使自己年老体衰,但对于书写依旧保持着一份纯粹与执着。
蓬头承罂十年事,过眼法书今雾隔。
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感慨时光易逝、功亏一篑。同时,这种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个人成就和知识积累的一份自豪。
那知流落得依凭,天与虺隤宽辔策。
在这几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以及生活态度上的从容不迫。这里“天与虺隤”象征着自然法则和生命旅途的不可预测,而“宽辔策”则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豁达。
汀洲白蘋春几许,江南日落汀洲古。
通过描绘汀洲上的白苹与江南夕阳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美好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怀。
风光无恙似当时,犹与溪山相媚妩。
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满足和欣赏。
昔人苦吟终不尽,秪今馀秀当勤取。
这里诗人提醒自己,不论过往的文学创作多么繁重,现在仍需继续努力,以便能够更加精进地掌握和传承文学艺术。
阿房赋客旧主人,试数文章犹第五。
最后几句中,诗人以“阿房”自喻,表达了一种对于个人文学成就的自信与满足。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文学大家,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依然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