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
出处:《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
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
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
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
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
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
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
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
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
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
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
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
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
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
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
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
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
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
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
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
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
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
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
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
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
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
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
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
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
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
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
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
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赠送给钦叔内翰和刘达卿、白文举两位朋友的作品,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劝诫。诗人首先指出,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深入,都明白对方的优缺点。接着,他批评了钦叔等人在处理事务时过于急躁或犹豫,以及在言论上有时过高或过低迎合世俗。诗人强调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提醒他们在交友和言论上要谨慎,避免泛滥的爱心带来的后悔。
诗人还提到钦叔新建的损斋,认为看似豪华,实则蕴含着克制欲望、惩治愤怒的深意,这是百年的好习惯。最后,诗人鼓励朋友们共同努力,期待在岁月的晚年还能相互激励。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诚恳告诫,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体现了金末元初诗歌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