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解组来归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出处:《送道州张职方》
宋 · 欧阳修
桂籍青衫忆共游,怜君华发始为州。
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
三年解组来归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
三年解组来归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桂籍:指南方的籍贯。青衫:古代学子或低级官员的服装。
共游:一起游玩,共同经历。
华发:白发,象征年龄增长。
南雁:南方的大雁,这里比喻远方。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相对愁:相对而感到愁苦。
高才:杰出的才能。
轻远俗:轻视远方的习俗或人群。
遗老:年老的人,这里可能指当地的老者。
贤侯:贤能的地方官员。
解组:解下官印,卸任官职。
归日:回归的日子。
耕:耕种。
翻译
回忆起在桂籍青衫共游的美好时光,同情你如今白发初生却已担任州官。你身处南雁难以到达之地,山河对北地人来说更显你的孤独和忧愁。
不要因才华出众而轻视远方的百姓,应让年迈的老人也能认可你的贤德。
三年任期满后回归的日子,我已在颖水之畔耕田等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道州张职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职方的关怀和对他的才华的赞赏。首句“桂籍青衫忆共游”,通过回忆两人过去的交往,流露出深厚的友情;“怜君华发始为州”则感叹友人年纪已大却初任地方官,暗示了仕途的艰辛。
“身行南雁不到处”描绘了友人任职偏远之地,暗示其生活环境的孤寂;“山与北人相对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将山川赋予了愁绪,寓言友人的处境。诗人提醒张职方“莫为高才轻远俗”,告诫他不应因才华出众而轻视民间疾苦,要以德服人,赢得当地百姓的认可。
最后两句“三年解组来归日,吾已先耕颍水头”预祝友人任期满后能顺利回归,同时透露出诗人自己已经退隐耕读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切,又有对仕途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欧阳修诗歌的人文关怀和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