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
出处:《閒云馆为张洪老作》
明 · 杨起元
从君起版筑,论学圣人前。
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
孝动皇情允,多子徒留连。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卢烟。
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
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
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
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
孝动皇情允,多子徒留连。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卢烟。
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
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
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张洪老的高尚品德与生活态度,以及他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对比张洪老的学术追求与对家庭的深情厚意,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人生智慧。
首句“从君起版筑,论学圣人前”赞颂张洪老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更是在实践层面有所建树,如同在版筑(古代建筑技术)中展现才华,与圣人对话般深邃。
“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描述了张洪老的学问影响广泛,四海之内皆敬仰其高尚之风,这种影响力持续了二十年之久。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表达了张洪老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多次上疏请求辞官,只为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庐烟”运用自然景象象征张洪老的内心世界,江汉之水浩荡,匡庐山烟雾缭绕,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张洪老内心的宁静与深远。
“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描绘了张洪老在追求学术与家庭之间的心路历程,既有对城市官场的向往,也有对田园生活的眷恋。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直接描绘了张洪老与家人的温馨场景,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与珍惜。
“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表明张洪老已经领悟到静心的重要性,不再沉溺于旧书堆中,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进一步展示了张洪老的生活状态,居室虽简陋,但充满诗意,琴虽无弦,却能弹奏出心灵的乐章。
“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希望像唐虞时代那样,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但现实却如浮云般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张洪老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