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
出处:《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明 · 陈寿
放逐江潭岁欲深,形容憔悴独行吟。
看云每动思亲念,抚剑空怀报国心。
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
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
看云每动思亲念,抚剑空怀报国心。
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
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流放者在江边的孤独与哀愁。首句“放逐江潭岁欲深”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处境,流放于江边,岁月已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奈。接着,“形容憔悴独行吟”一句,通过外貌和行为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看云每动思亲念,抚剑空怀报国心”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抬头望云,思绪飘向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他抚摸着剑,内心满是对国家的忠诚与报效之心,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与空虚。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个人命运与国家、亲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岛屿在远处显得模糊不清,故乡似乎遥不可及;关河辽阔,雁书难寻,象征着信息的阻隔与联系的断绝。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助与绝望。
最后,“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以景结情,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的场景。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徘徊在枫树林中,夕阳西下,猿猴的啼叫声回荡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悲壮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流放者在异乡的孤独、对家人的思念、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