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
出处:《思北山》
宋 · 王安石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
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日:每天。思:思念。
北山:指代一个具体的山或者回忆中的地方。
而今:现在。
去:离开。
寄语:传达信息。
白莲庵:可能是一个寺庙或修行的地方。
迎我:迎接我回来。
青松路:长满青松的小路,象征着归途或期望。
翻译
每天都在思念北山,如今北山已经远去。我托话给白莲庵,希望他们在青松路上迎接我。
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朝创作的,名为《思北山》。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
“日日思北山”,表达了诗人对北山的日夜思念之情。这里的“思”字,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不仅是单纯的地理位置,更可能是某种精神寄托或故土之情。而“北山”的具体指代,也许超越了地理实体,更像是一种理想的象征。
而在“而今北山去”,诗人表达了即将启程前往北山的心境。这里有着行动与意志的决绝,显示出诗人对内心所向往之地的执着追求。这一行也隐含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寄语白莲庵”,则是诗人在启程之前,对某个地方或人物的告别。这里的“白莲庵”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标,也可能是一种象征,如同佛教中的“白莲社”,代表清净和超脱。而“寄语”二字,则传达了诗人对所留之地或人的不舍与牵挂。
最后,“迎我青松路”,则描绘了一幅景象:北山的道路上,长满了青翠的松树,好像在欢迎诗人的到来。这里的“青松”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写实,更有着生机勃勃、坚韧不拔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