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出处:《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其一》
唐 · 罗隐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閒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閒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注释
衰老辱:年老体衰,受辱的担忧。昭王:战国时的楚昭王,这里比喻贤明的君主。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
壁閒章句:墙壁上的诗文,比喻学问或才华。
三都节:指官职或职位。
两地花:可能指两地的政绩或花开的象征。
紫髯:对魏征的美称,以其须发如紫色。
鼎足:比喻国家或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琼瑰:美玉,比喻卓越的才能或珍贵的事物。
翻译
我正忧虑年老体衰会遭受侮辱,哪里还敢期待像昭王那样得到咨询和重用。门外的军旗如同虎豹聚集,墙壁间的诗句仿佛引发风雨般的震撼。
我已经在多个地方任职,现在职务接连降落,两地的花朵也将依次绽放。
如果拿我与那些杰出人物相比,如同紫髯(指魏征)般辅佐帝王,还未听说我有剩余的才能去创造出非凡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权势和尊位的渴望,以及对时局变迁的忧虑。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年事已高而未能施展抱负的忧虑,也透露出他希望能够得到统治者或权贵的赏识和提拔。"金台"常指朝廷或高位,而"昭王"则是对帝王的尊称。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閒章句动风雷。"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威严而又紧张的氛围。"旌旗"指的是官府前的旗帜,而"虎豹"则象征着权力的守卫者;"壁閒"是宫墙或高大建筑物的夸饰语,"章句动风雷"则形容文字和命令如同天降风雨般有力。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此处可能在描述某种节庆或仪式活动,"三都节"可能指的是三个重要的城邑,而"两地花"则是对春日花开的描写。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序变化和节令更替的敏感。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最后两句中,"紫髯"通常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这里可能是对高贵者的修饰或自喻;"分鼎足"则暗示着分享权力的意愿。而"馀力"和"琼瑰"都是美好的宝物和珍奇,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得不到认可与赏识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权势、时间流逝以及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渴望和忧虑,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