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出处:《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 其二》
宋 · 张耒
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注释
端居:静坐。岁已宴:岁月漫长。
杖履:手杖和鞋子。
萧然:孤寂。
云露:云雾。
窗前日:窗户前的阳光。
秋明:秋日明亮。
树外天:树林之外的天空。
大江:大河。
寒欲落:寒冷得似乎要结冰落下。
霁逾鲜:雨后天晴,景色更显清新。
白首:年老。
无聊剧:无所事事。
昏昏:昏昏沉沉。
醉眠:沉醉于睡眠。
翻译
静坐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手杖和鞋子也显得孤寂无依。云雾缭绕的窗户前,阳光透过,秋日的天空格外明亮,远处的树林之外是开阔的天际。
宽广的大江在寒冷中似乎要结冰落下,雨后初晴的山岭更加清新。
年老体衰,无所事事,只能昏昏沉沉地沉醉于睡眠之中。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老者在秋天的早晨醒来后的情景。"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表明老人已经年迈,需要依靠拐杖行走,而且步伐也变得缓慢和不稳定。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老年的体态和生活状态。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则是在写景,从室内到室外,云雾缥缈的窗前和清澈明朗的秋日,以及透过树叶映衬出来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大江即将结冰,而山岭间弥漫着薄雾或轻纱。这两句诗通过对季节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远而清冷的情感。
最后,"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则是老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白发已然,无复年轻时的激情和抱负,只能在酒精的作用下沉醉入睡,以逃避现实的寂寞与无聊。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晚期的淡泊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状态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尤其是对于衰老、孤独以及生命消逝的深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