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出处:《塞上行作》
唐 · 刘得仁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乡井:故乡。离别:分离。
穷边:偏远边境。
愁:忧虑。
人居外地:生活在异地。
塞雪:边塞的雪。
中秋:中秋节。
雁举之衡翅:大雁飞过天平线(比喻地平线)。
河穿入虏流:黄河穿越流入敌人的领土。
将军:指军事将领。
心莫苦:内心不要苦闷。
取封侯:获取封赏和爵位。
翻译
家乡亲人离别后,身处偏远边境满目忧愁。生活在这片异乡土地,中秋时节塞外飘雪无边。
大雁展翅飞过天平线,黄河穿越流入敌人的疆域。
将军啊,请不要太过苦闷,就在这里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战的凄凉景象,表达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孤独和悲愁情感。诗中的“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两句,通过对家乡与边疆的对比,传递出诗人对于远离家乡、在贫瘠边塞之地生活的无尽哀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外来者在异乡过节的孤独场景。这里的“中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本应是家人团聚、庆祝月圆之时,但诗人却只能在边塞的严寒雪地里度过,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寂与思乡。
接下来的“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两句,以高飞的大雁和河水穿行于敌境之间,勾勒出边塞的荒凉景象。这里的“雁”往往象征着离别和旅人,对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最后,“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两句,则是对将士们的一种鼓励或劝告。尽管战争带来了无数的苦难,但通过战功可以获得封地,这里隐含着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军功和官爵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与离别给人带来的深沉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