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尽历暮转碧,一树不落秋能红
出处:《望少林次韵》
明 · 李梦阳
三十六峰云气通,何峰寺西何者东。
林岩霜横远亦静,烟岚日破重还空。
千山尽历暮转碧,一树不落秋能红。
渐闻钟声出杳霭,得路谁怜马仆功。
林岩霜横远亦静,烟岚日破重还空。
千山尽历暮转碧,一树不落秋能红。
渐闻钟声出杳霭,得路谁怜马仆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眺望少林寺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三十六峰云气通”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与云雾相连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两句“何峰寺西何者东”,引导读者跟随诗人的视线探寻寺庙的位置,暗示山势的起伏和布局。
“林岩霜横远亦静,烟岚日破重还空”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宁静与变化,霜降使得远方的岩壁显得静谧,而日出时烟雾散去,山色空灵。诗人通过“千山尽历暮转碧,一树不落秋能红”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即使在傍晚,群山依然翠绿,而一树红叶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鲜艳。
最后两句“渐闻钟声出杳霭,得路谁怜马仆功”,诗人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悠扬中透露出宁静,同时也暗含了寻访之路的艰辛,表达了对马仆辛劳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林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禅意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