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出处:《凤山怀古三首》
明 · 孙华
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
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
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华的《凤山怀古三首(其三)》以故宫遗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莫向登临起叹吁”劝诫人们不必过于感伤,暗示历史的沧桑已成过往。接下来,“故宫今是梵王都”揭示了昔日皇家宫殿如今成为佛寺的现实,对比强烈。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描绘了昔日宫殿的荒凉景象,麒麟和鹦鹉等象征的皇家气象已为僧侣活动所取代,显得凄凉而寂寥。诗人通过“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进一步强调了宫殿的破败,昔日的华丽与今日的清冷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两句“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则转向了一丝安慰,望江亭子依旧完好,偶尔还有僧人在此设宴,透露出一丝生活气息,但这种生机也难以掩盖整体的衰败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历史遗迹的沧桑巨变,寓含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