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降于圉,牺人脱楅
出处:《观牲五章》
明 · 李梦阳
赫赫明明,天子攸行。
以修肇褅,以对于上帝。
天子至止,观牲于郊。
龙旂交交,马鸣萧萧。
帝至于郊,于赫有临。
载穆载钦,曰岁事是歆。
帝降于圉,牺人脱楅。
羊牛鹿豕,■■濯濯。
濯濯甡甡,翔帝之圉。
其牲孔硕,甫甫麌麌。
城人伐鼓,帝至郊所。
干旄淠淠,虎士孔武。
乘彼大路,八鸾与与。
昭于万邦,光于皇祖。
以修肇褅,以对于上帝。
天子至止,观牲于郊。
龙旂交交,马鸣萧萧。
帝至于郊,于赫有临。
载穆载钦,曰岁事是歆。
帝降于圉,牺人脱楅。
羊牛鹿豕,■■濯濯。
濯濯甡甡,翔帝之圉。
其牲孔硕,甫甫麌麌。
城人伐鼓,帝至郊所。
干旄淠淠,虎士孔武。
乘彼大路,八鸾与与。
昭于万邦,光于皇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子祭祀天地的重要仪式,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神明和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丰收和和平的祈愿。首句“赫赫明明”形容天子出行的威严光明,接下来叙述了天子在郊外进行禘祭,与上帝沟通,表达敬意。场面庄重,如“龙旂交交,马鸣萧萧”,象征着神圣的气氛。
天子亲自参与,观察祭祀用的牺牲,如“羊牛鹿豕”排列整齐,象征着丰年和祭祀的纯洁。动物们“濯濯甡甡”,生机勃勃,显示出祭祀的盛大和神圣。牲畜的肥壮“甫甫麌麌”也寓意着富饶和吉祥。城市的人们击鼓欢迎,军队列阵威武,天子乘坐华丽的车辆,配以八鸾装饰,显示皇家的尊贵和荣耀。
整个过程充满了庄重和神圣感,旨在昭告天下,彰显皇族的光辉,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李梦阳作为明代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传统礼仪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盛事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