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方塘绿,花开禁籞红
出处:《应制赋射弓诗》
宋 · 杨亿
水涨方塘绿,花开禁籞红。
同瞻万乘主,亲御六钧弓。
曲应驺虞节,春回太皞功。
还须殪大兕,何只落惊鸿。
一箭天山定,三边虎穴空。
浔阳射蛟者,宁与此时同。
同瞻万乘主,亲御六钧弓。
曲应驺虞节,春回太皞功。
还须殪大兕,何只落惊鸿。
一箭天山定,三边虎穴空。
浔阳射蛟者,宁与此时同。
注释
水涨:池塘水满。方塘:池塘。
绿:绿色。
花开:花开。
禁籞:宫苑。
红:红色。
万乘主:尊贵君主。
御:驾驭。
六钧弓:强大的弓。
驺虞节:古代音乐中的节拍。
太皞:古代传说中的神祇。
殪:射杀。
大兕:猛兽兕。
落:使...落下。
惊鸿:惊飞的鸿鹄。
天山:泛指边疆。
三边:四方边境。
虎穴:敌人的巢穴。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蛟:蛟龙。
宁:怎能。
翻译
池塘水满显绿色,宫苑花开映红色。一同瞻望尊贵君主,亲自拉弓显威勇。
乐曲配合驺虞节拍,春天回归太皞之功。
还需射杀猛兽兕,岂止惊飞鸿鹄群。
一箭定下天山势,四方敌穴尽空虚。
浔阳射蛟之人,怎比此刻的壮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皇家狩猎的盛况图景。开篇两句“水涨方塘绿,花开禁籞红”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勾勒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狩猎场所的繁华景象。“同瞻万乘主,亲御六钧弓”则展现了皇帝亲征的威仪,强调了君王的武力和统治权威。随后的“曲应驺虞节,春回太皞功”表达了狩猎活动中对节奏感和自然规律的顺应,以及狩猎成功与春日阳光的联结。
接着,“还须殪大兕,何只落惊鸿”则透露出狩猎过程中的紧迫感和追求更大战果的愿望。下文“一箭天山定,三边虎穴空”描绘了射击技艺的高超以及狩猎活动对边疆稳固的象征意义。
最后,“浔阳射蛟者,宁与此时同”则借用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以表达诗人对于现今狩猎盛况的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和引用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狩猎活动的宏大场面和皇权的强势展示,同时也彰显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与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