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边陲便白头,一生忠义向谁酬
出处:《揽镜见白发》
明 · 沈鍊
五载边陲便白头,一生忠义向谁酬。
老同刘备羞髀肉,贫笑苏秦叹敝裘。
抗疏阙庭身万死,悲歌京国泪双流。
乾坤许大关心事,难听书生一笔勾。
老同刘备羞髀肉,贫笑苏秦叹敝裘。
抗疏阙庭身万死,悲歌京国泪双流。
乾坤许大关心事,难听书生一笔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炼所作的《揽镜见白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逝去、功业未就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联“五载边陲便白头,一生忠义向谁酬”,诗人以“五载边陲”描绘了自己在边疆的岁月,虽历尽艰辛,却已满头白发,感叹一生忠诚与正义,却无人能理解或回报。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颔联“老同刘备羞髀肉,贫笑苏秦叹敝裘”,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三国时期的刘备和战国时期的苏秦。刘备因久别重逢而羞于看到自己肌肉萎缩,苏秦因贫困而叹息破旧的衣裘。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依然坚守信念,不为贫寒所动,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未能实现宏图大志的自嘲与无奈。
颈联“抗疏阙庭身万死,悲歌京国泪双流”,描述了诗人敢于直言进谏,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气。在京城的悲歌中,泪水如泉涌出,既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尾联“乾坤许大关心事,难听书生一笔勾”,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间诸多大事的关注与忧虑,但又感叹自己的力量微薄,难以改变一切。这里的“书生一笔勾”形象地展现了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无力感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理想追求与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普遍面临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