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出处:《赠陈襄秘丞自峡中召归》
宋 · 刘敞
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
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
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
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
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
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
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
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
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
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鉴赏
此诗《赠陈襄秘丞自峡中召归》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陈襄的赞美和对其归来的喜悦之情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学问的追求。
首句“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描绘了陈襄在南国的地位与影响力,如同冠盖云集,象征其声名远播。接着,“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则赞扬了陈襄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年岁渐长,情感依旧如同初见时那般新鲜。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表达了陈襄从远方归来的情景,虽然各自忙碌于不同事务,但心中仍存有彼此。接下来,“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描述了两人重逢后,话语不断,欢聚如同往日亲近的朋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表明了陈襄之所以受到尊敬,并非仅仅因为名声,而是因为双方心意相通,情谊深厚。随后,“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赞扬了陈襄在学问上的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体现了其学问的广博与精深。
最后,“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学习的反思,意识到自己曾对圣贤之道理解不足,担心会因此迷失方向,庆幸在晚年遇到了像陈襄这样的良师益友。而“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则是对陈襄归来的欢迎与期待,希望他能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陈襄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学习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