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全文

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

出处:《送鬼篇
清 · 王季珠
北人信奉狐,南人鬼亦重。
往往感微疾,亟遗女巫送。
女巫挟何术,登堂秘咒诵。
拈香点鬼籍,秩然按伯仲。
纸灰战屋隅,阴风泼窗洞。
胡语空恻恻,十人九怕恐。
铺设上下筵,鸡豚从丰供。
遂令道若僧,口腹欲愈纵。
明年未收谷,抽抵今年用。
乞巫暗消寝,剜肉不心痛。
夫受抱耒饥,妇受投杼冻。
一刻整家赀,冤抑无由讼。
习俗溺于迷,甘为邪人弄。
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民间信仰中的送鬼仪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鬼神观念的普遍认同与迷信现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助与对巫术的依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现象。

首句“北人信奉狐,南人鬼亦重”开篇即点明了南北地区对鬼神的不同信仰,暗示了这种信仰的普遍性。接着,“往往感微疾,亟遗女巫送”描述了人们在遭遇疾病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女巫的帮助,体现了对传统巫术的信赖。

“女巫挟何术,登堂秘咒诵”描绘了女巫施法的情景,通过“秘咒诵”强调了巫术的神秘性和不可见性。“拈香点鬼籍,秩然按伯仲”则展示了送鬼仪式的庄重和有序,暗示了人们对于这一仪式的敬畏之心。

“纸灰战屋隅,阴风泼窗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胡语空恻恻,十人九怕恐”则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人们对巫术的恐惧与敬畏。

接下来,“铺设上下筵,鸡豚从丰供”描绘了送鬼仪式上的物质准备,显示了人们在信仰面前的慷慨与虔诚。“遂令道若僧,口腹欲愈纵”则通过类比,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信仰的驱使下,行为可能变得放纵。

“明年未收谷,抽抵今年用”揭示了送鬼仪式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暗示了迷信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乞巫暗消寝,剜肉不心痛”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迷信面前的盲目与无知。

最后,“夫受抱耒饥,妇受投杼冻”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迷信行为对家庭成员生活的影响。“一刻整家赀,冤抑无由讼”表达了家庭因迷信而陷入困境,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正义。“习俗溺于迷,甘为邪人弄”总结了社会整体对迷信的盲目跟随。“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打破迷信迷雾的必要性,或许能唤醒人们的理性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送鬼仪式的描绘,深刻揭示了迷信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在迷信面前人们所表现出的盲目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打破迷信迷雾、唤醒理性思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