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苧萝溪浣纱,李白捉月千丈波
出处:《折枝水仙》
宋 · 薛季宣
西子苧萝溪浣纱,李白捉月千丈波。
风流东迤去不尽,玉钏犹传金叵罗。
芰荷蒲荇争清泚,微香密与和风起。
可将斋洁祀王明,为言酌献持杯水。
风流东迤去不尽,玉钏犹传金叵罗。
芰荷蒲荇争清泚,微香密与和风起。
可将斋洁祀王明,为言酌献持杯水。
鉴赏
这首诗《折枝水仙》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洁,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西子苧萝溪浣纱”,以古代美女西施在溪边浣纱的典故开篇,暗示水仙花如同美人般清新脱俗,引人遐想。接着“李白捉月千丈波”一句,借用李白捉月的浪漫传说,进一步渲染了水仙花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能与天上的月亮相呼应。
“风流东迤去不尽,玉钏犹传金叵罗”两句,描绘了水仙花随风摇曳的姿态,如同佩戴着玉镯的女子,轻盈而优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水仙花比作玉钏,金叵罗则象征着富贵与尊贵,表达了对水仙花美好品质的赞美。
“芰荷蒲荇争清泚,微香密与和风起”两句,通过对比芰荷、蒲荇等其他水生植物,强调了水仙花的独特之处——它不仅拥有清雅的香气,还能与和煦的春风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最后,“可将斋洁祀王明,为言酌献持杯水”两句,表达了对水仙花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以斋洁之礼祭祀王明(可能是指水仙花的神灵或象征),并以一杯清水表达敬意,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与感恩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